close

在介紹其他觀察點之前,先來討論一下對於本作,「穿越是否有必要?」

有一個很小的點不知道有沒有人在意,但至少我看到的時候,覺得這應該是作者心中的murmur,稍微有些突兀。在〈鳳凰木〉,突然有一段介紹穿越這個文類,並將之當作中國特有的文類。其實如果不特別介紹,單描述一醒來發現周遭食衣住行處處不同於現代,自己換了張臉,有機會瞄到報紙的年代,應該都可以令觀眾知道主角回到了過去。

特別提到穿越公式以及反穿越公式的必要,大概也只有在將之作為行動決策的參考吧,但這方面的比較又很少。

其實本作主要的目的是在介紹日治時期的台灣生活吧!而介紹的同時,以現代人的眼光來檢視,才能發現出一些特別點,為此才有必要設計「現代人穿越到古代」這件事。不過在這邊倒是勾起我一個好奇,不知道那時代有沒有在各議題上思想很前衛的女性呢?如果描寫這位女性的生平,應該也能達成同樣的效果。

除此之外,還有一點我覺得突兀的地方是在將「為什麼穿越?」提升到主題這件事。

一般穿越意識到自己穿越,就是馬上安慰自己「既來之,則安之。」或是意識到自己真的回不去時,安慰自己「既來之,則安之。」不然因為一般穿越都是去談戀愛,所以就是在歷經風風雨雨後,明白「穿越只為遇上你。」

而《花開時節》則是在遇到事件前,主角自然就抱持著「既來之,則安之」的心態在過日,當遇到自我存在危機時,則思考起了「為什麼穿越?」雖然在城隍廟那邊配上貝多芬音樂的醒悟,我覺得很蕩氣迴腸,看得很有fu,但事後一想還是覺得有些矛盾,主角這麼用心思考這疑惑,那麼穿越前對現代時空沒有眷戀的伏筆、感覺穿越後投身到一個好人家、和小早度過許多快樂回憶,這些都還不夠嗎?為什麼不從這些已有的東西來醒悟出這道理呢?

但其實我又覺得這是很台灣人會想到的問題。

「為什麼穿越?」真正成為重點問題是在〈櫻〉,惠風哥哥向雪子說出他深藏心中的煩惱:哪國人都不是的無所適從,平凡安靜度過每一天就是生命的意義嗎?事實上我也曾有過這樣的疑惑,所以才對城隍廟那一段很有fu。

個人感覺「為什麼穿越?」這問題其實是「身為台灣人,為什麼誕生?」的思考,而穿越則是這個思考的模擬器。我對這個問題個人的回答,其實也向女主角一樣,就是「活著是活著」,這個體悟倒不是因為這本,而是張藝謀執導的《活著》。因為中美日三方角力,而創造出台灣這個真空地帶,我覺得其實身為台灣人也是幸運的,因為我們得以自由的去思考身為人最基本的意義,而不用為國家機器服務。

arrow
arrow

    初心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